相關文章
5分鐘學會 行車記錄器規格挑選
從2010年,台灣的行車記錄器市場突然爆發以來,市場熱不可言。到了2020年,行車記錄器的各項技術比起10年前,有非常多的突破與進步,例如解析度從當初的480P進步到了4K,感光元件以及諸多元件也有著突飛猛進的進步,商品更進步、更複雜,也代表著消費者選購時需要更多的基本知識,否則很容易受騙上當,買到比較貴或者品質不好的商品。
本文講解了很多行車記錄器的基本知識,希望能提供消費者一些購買行車記錄器的有效建議以及參考,由於篇幅較長,故將文章分為四篇以便大家閱讀。
一.解析度
二.1080P與1080i
三.FPS
四.鏡頭
五.DSP處理器/處理晶片
六.感光元件
七.光圈
八.廣角
九.WDR/HDR
十.紅外線燈
十一.EV值
十二.熱當/熱模糊
十三.行車記錄器干擾導航/收音機
十四.車充等配件影響很大
十五.GPS+測速照相提醒
十六.H.264/H.265壓縮
十七.循環錄影/漏秒
十八.電池與電容
十九.如何拍攝出好的效果
二十.記憶卡使用觀念與建議
二十一.結語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文開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六.感光元件sensor
感光元件(Sensor)也是行車記錄器最重要的核心元件之一。
與傳統相機相比,傳統相機使用“膠卷”作為其記錄影像資料的載體,而數位相機/行車記錄器的“膠卷”就是“感光元件”,“感光元件”的品質好壞、與使用材質會對照片成像品質產生決定性的影響。
目前相機/行車記錄器所用的感光元件主要有三種:
1. CCD
成像品質好,高品質的單眼相機大部分都採用CCD。
2. CMOS
一般而言,CMOS雖然產生的圖像品質比CCD差,但比較便宜又省電,所以被大量使用,目前智慧型手機/行車記錄器的感光元件幾乎都是採用CMOS。
3. Sony 感光元件
Exmor R CMOS 是Sony 開發的新的感光元件,它改善了CMOS的感光度,感光能力是CMOS的2倍,因此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下拍攝,能够大幅降低躁點,獲得更清晰的影像。Mio 588 是第一台採用 Exmor R CMOS 的行車記錄器,其影像品質也獲得普遍的肯定!
自此之後,Sony感光元件蔚為風潮,所有好一點的行車記錄器紛紛採用,甚至成為一個評估行車記錄器好壞的標準。
4. Sony Starvis 星光夜視
2016年,Sony又推出了新一代的感光元件,也就是 Sony starvis,號稱星光夜視等級的感光元件,在極低的光源下,仍能拍出相對清晰的影像。
第一台運用此感光元件的為 MIO 792(792D)。之後MIO 791s,798,C570,C572都是採用Sony starvis等級的感光元件。
Sony starvis星光夜視系列比Sony感光元件系列更貴更好。
5. Sony Starvis 2 星光夜視二代
2021年,Sony更推出了星光夜視第二代感光元件,關於星光夜視第二代感光元件的優點,簡單的說,就是感光度更高,還有HDR的處理更佳,有興趣的朋友請詳閱此篇文章:
簡單的Starvis 感光元件比較表如下:
安瑟數位製表 2024年9月
IMX307只有200萬畫素,是1080P行車紀錄器使用最多的一顆感光元件。
IMX 335,這顆500萬畫素的感光元件也非常好, 也是2K解析度行車紀錄器使用最多的一顆感光元件。例如CAPER S5+,NEXTBASE A262W就是使用這顆感光元件。
IMX415應該是4K解析度使用最多的一顆感光元件。例如NEXTBASE A163,A263W都是使用這顆感光元件。
但是隨著Starvis 2 星光二代感光元件的推出,慢慢的,消費者將有機會使用到裝配IMX675以及IMX678的感光元件,目前已知的有CAPER S6+ 使用IMX675。
七.光圈
光圈是一組製作在鏡頭裡面可以活動的葉片,藉由控制葉片開合的大小,就可以控制光線在一定時間內,進入相機內光量的多寡。
光圈值越大,進光量就越小, 如上右圖
光圈值越小,進光量就越大, 如上左圖
光圈數值越小,進光量就越大,拍低光源、低照度地區的效果就越好!
例如 光圈F1.6 > F1.8 > F2.0
值得探討的是,搭配行車記錄器的光圈數值是否越小越好,答案是否定的。
如果用數值小的光圈,再搭配上大廣角鏡頭。會使得遠距以及近距的的對焦調教變得很困難。以安瑟的經驗,F1.6~F1.8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,低於F1.6似乎不是好事!
八.廣角
行車記錄器攝影的廣角範圍一般從90度到150度都有。廣角越大,拍攝的範圍就越廣,當然是越大越好,但是到了120度,周邊就會有點變形,140度就會更變形。
1.廣角的優點:廣角越大,車子二側拍攝的範圍就越大,死角越小!
2.廣角的缺點:
a.廣角越大,周邊變形越嚴重(但扭曲變形的情況,近幾年已經可以用軟體修正回來)
b.廣角越大,鏡頭拉的越遠(局部略微犧牲了車牌清晰度)
另,廣角分為鏡頭角度和實際拍攝角度二種,鏡頭角度大於實際拍攝角度,所以市面上有不少品牌是以鏡頭角度來號稱他的廣角。但仍有一些品牌堅持用實際拍攝角度!
這就出現了某些廠商號稱120度,但實際上廣角的範圍低於另一品牌110度的!
*目前只知道Flexmedia 品牌的廣角定義都是用實際拍攝角度,沒有灌水!所以747W 90度的廣角幾乎差不多等於不少品牌號稱120度廣角的行車紀錄器!而747W120度差不多等於某些品牌140度了!
九.WDR/HDR
WDR(Wide Dynamic Range ,廣域寬動態,或稱HDR) 技術相當專業! 簡單的說,寬動態是將影像中最亮的部分與最暗的部份做特別處理,使得每個像素能夠優化曝光值! 如此處理的優點是不會造成車牌/招牌過曝,炫光/反光/強光/逆光也能夠得到比較好的處理效果! 如以下二個圖示,可以很清楚看出對比!
車牌/招牌過曝是很多行車記錄器的罩門!尤其是碰到摩托車煞車或者進出隧道的的時候經常是沒解的!也因此有WDR/HDR能力的行車記錄器的確解決了這方面的漏洞!
但是同樣要注意的,絕大部分號稱WDR/HDR/XXDR的,都是用軟體去模擬WDR,大部分的情況下效果都不好,是消費者要注意的!
圖一 WDR 對比之一
圖二 WDR 對比之二
WDR和HDR有沒有差異? 個人認為只是名詞不同。早期Flexmedia 的V747W是用硬體做處理,但名稱叫WDR。
近年來逐漸流行的說法是:
WDR是用軟體做處理,效果差
HDR是用硬體做處理,效果好
十.紅外線燈
早期有很多大陸的行車記錄器強調紅外線輔助、LED燈輔助之類的,不能說完全沒用,但是用在汽車行車記錄器上,反而會造成檔風玻璃反光的反效果,尤其是有貼隔熱紙更嚴重。
另外,有人估算過,以行車紀錄器那麼小顆的LED燈,若要20米以內的有效距離能照得清楚,LED燈至少需要24顆才行!
所以,不管4顆/6顆/8顆紅外線燈,笑笑就好,這是沒用的!
2012年後,裝紅外線燈的行車記錄器早就消失了!
十一.EV值
EV值(Exposure Value)就是曝光量。一般行車記錄器的 EV值可以從 -3 ~ +3 自由設定,一般出廠預設值為0 。
為什麼不調高? 調高會變亮沒錯,但曝光值過高,會過曝,缺點是紅/白亮光的招牌會一片模糊! 煞車燈旁邊的車牌也會被影響而看不清楚。
調低,當然就是太暗囉!
所以EV值大部分還是設定中間值-1~+1之間為較佳。
如果隔熱紙太深,因而調高EV值,影像效果一定不會好,別怪行車記錄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