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關文章
5分鐘學會 行車記錄器規格挑選
從2010年,台灣的行車記錄器市場突然爆發以來,市場熱不可言。到了2020年,行車記錄器的各項技術比起10年前,有非常多的突破與進步,例如解析度從當初的480P進步到了4K,感光元件以及諸多元件也有著突飛猛進的進步,商品更進步、更複雜,也代表著消費者選購時需要更多的基本知識,否則很容易受騙上當,買到比較貴或者品質不好的商品。
本文講解了很多行車記錄器的基本知識,希望能提供消費者一些購買行車記錄器的有效建議以及參考,由於篇幅較長,故將文章分為四篇以便大家閱讀。
一.解析度
二.1080P與1080i
三.FPS
四.鏡頭
五.DSP處理器/處理晶片
六.感光元件
七.光圈
八.廣角
九.WDR/HDR
十.紅外線燈
十一.EV值
十二.熱當/熱模糊
十三.行車記錄器干擾導航/收音機
十四.車充等配件影響很大
十五.GPS+測速照相提醒
十六.H.264/H.265壓縮
十七.循環錄影/漏秒
十八.電池與電容
十九.如何拍攝出好的效果
二十.記憶卡使用觀念與建議
二十一.結語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文開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十二. 熱當/熱模糊
行車記錄器不是神器, 有環境以及使用的限制。
一般而言,操作溫度範圍在0~60℃ (45度以上不會對電池充電)。
一般行車記錄器出廠前都會做熱當/熱模糊測試,要求比較高的,測試溫度要通過70度,要求比較低的只通過60度,大部分差的白牌公模機只到50度。
到65度以上, 再好的機器一定都有熱模糊現象,6片玻璃鏡片到 65度,清晰度約降20%,部分使用塑膠鏡片的到65度,清晰度會狂降50%。
熱當就比較不應該了, 屬於機器散熱沒做好。早期PAPAGO P1 因為1080p溫度比720p高不少,散熱又沒做好,整批出大問題, 現在各品牌應該很少發生熱當的問題了!
十三. 行車記錄器干擾導航/收音機
好的行車紀錄器會通過EMI,沒通過的就多少都會干擾! 但是目前確知通過EMI的只有MIO、GARMIN,其它絕大部分行車記錄器都是大陸貼牌商品,都沒有做EMI, 90%以上會干擾。
十四. 車充等配件影響很大
安瑟也曾經賣過大陸進的貼牌行車記錄器,因為車充沒有做穩壓處理,導致經常有客戶反應開機不正常,其實主機沒問題,問題出在車充!
這種情形如果客戶使用有開關的擴充座,或延時啟動裝置也可以解決,但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! 因為車子啟動時,常常電壓會瞬間放大不穩定, 如果車充有穩壓的設計,就不會有問題了,對機器也是保護! 但絕大部分的大陸白牌/貼牌商品,以低價競爭為導向, 每一個地方能降低成本就千方百計尋求降低,多半車充是不會做穩壓處理的!
另外,大家常常使用點煙器擴充座, 有網友反應,使用便宜的三孔擴充座而且多台設備同時充電時,會造成電流不穩,使機器發生異常! 如果使用有美規/歐規認證的擴充座,就不會有問題了,錄影畫質變好無雜訊,錄音品質也無任何噪音異音!
十五.GPS+測速照相提醒
GPS 軌跡記錄器可以配合衛星定位,完整記錄車子在一段時間內所有行走的軌跡,這項功能比較沒用,但是測速照相提醒就比較實用了! 要有測速照相提醒的功能一定要先有GPS軌跡記錄的功能,但有GPS 不一定有測速照相提醒, 這一點要注意!
GPS除了軌跡記錄,還有自動校時的功能。行車記錄器的電池是個消耗品,大約1年以上就會壞,有時候電池仍一點點電力,可以供應行車記錄器運作,但時間會跑掉,如果有GPS,就不會有這問題。
十六. H.264/H.265壓縮
行車記錄器是影像檔,隨著解析度越來越高,加上前後雙鏡越來越流行,檔案也越來越大。
這時候,檔案壓縮的比率就很重要了!
最早的時候,很多機器連壓縮都沒有(即使10年後的現在,1000元以下貼牌和白牌的機器,還是有一些連H.264壓縮都沒有的)
後來有了H.264,有H.264的話,檔案會比較小,大約是沒壓縮的1/3。
現在H.265壓縮比更大, 號稱壓縮後空間可以是H.264的1/2。但是H.265的壓縮優勢只有在高解析度如4K才比較有用,在HD或FHD,H.264/H.265沒有太大差異。
十七. 循環錄影/漏秒
1.循環錄影:現在隨便每一台都能循環錄影,不用特別詢問!
2.錄影會不會漏秒? 會漏秒當然不好!不過隨著技術的進化,漏秒幾乎見不到了!
十八.電池與電容
超級電容(金電容)五大優點:
(1)壽命長,可以承受500,000次充放電
(2)絕無爆炸風險
(3)比電池抗高溫
(4)放著不用完全不會劣化
(5)充電超快速,幾秒內完成
鋰電池五大問題:
(1) 壽命短,充放電次數300~2000次以上就會壞
(2) 有爆炸的風險
(3) 日曬高溫,會快速劣化膨脹
(4) 放著不用也會自己劣化,劣化速度快
(5) 充飽電要好幾個小時
雖然說,電容也會壞,但相較電池,畢竟比較安全,又可以長久保存,行車記錄器全面改用金電容已經是一個趨勢。
十九.如何拍攝出好的效果
同一台相機在專業攝影師和初學者的手裡,拍出來的效果可能相差10萬八千里, 行車記錄器也是! 以下條件都會影響行車記錄器拍攝品質,請注意:
a. 隔熱紙
顏色越深,透光度越低,越不理想
b. 前檔玻璃
有油漬或灰塵,不乾淨,越不理想
c. 明暗度
夜間,燈光越黑的地方越不理想
d. 大逆光
白天大太陽,大逆光,越不理想
e. 高速
高速行駛之下,一定不理想;相對速度超過40公里就很難拍清楚車牌
f. HID大燈直打
HID大燈直打一定拍不清楚車牌
g. 鏡頭
鏡頭不小心手碰到,留有油漬,拍出來一定不好,會油油霧霧的
另, 拍攝的角度也非常重要,以地平線為準,天空 vs 地面要 4:6 最理想。常見初學者不懂,天空對地面比例調成 7:3,這種情形,感光元件會誤判光線很亮,所以自動調暗,所以地面上的車牌是漆黑不清楚,這不是行車記錄器差,是你沒概念喔!